5月6日,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主辦、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承辦的2023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順利舉辦。會上,上海財經大學校長、CMF聯合創始人劉元春圍繞“中國經濟展望”主題表示,中國有巨大的紅利,從中長期來看絕對不能對中國悲觀,特別是技術方面,一定要看到趨勢,而不是看絕對水平,尤其是“卡脖子”問題的出現,絕對不是意味著我們的技術落后,而是我們技術是快速進步、挑戰型進步的產物。
聚焦當下,劉元春表示,中國復蘇已經進入到一個新階段?!斑@個新階段大家分歧很大,原因就是一季度的數據出現了一系列的沖突,比如說我們三大需求都在上揚,貨幣供應量還很高,但是我們的價格卻在下降。再比如說我們的市場預期很糟糕,但是我們的外貿增長速度、外資增長速度卻超預期?!?/p>
劉元春認為,這些沖突性數據按照不同數據解釋就會得出不同結論,這恰恰印證我國經濟復蘇在疫后重啟之后進入一個新階段,而這個新階段是以往沒有面臨的,需要重新進行思考來把握它的一些運行邏輯,然后才是針對這些運行邏輯進行相應的調整。
對此,劉元春認為目前政策層面可以從三方面進行突破,一是對變異的數據進行更專業的分析,比如對同比、環比的認識要把握清楚;二是高度重視目前一些政策實施的底層邏輯,“目前財政修復很艱難,尤其是在地方財政修復很艱難的情況下,財政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模式。只有用積極的財政政策,才能真正達到積極的效應?!?/p>
“目前M2很高,新增貸款10.6萬億元基本上創了歷史新高,但是大量的信貸流動性只是在金融體系內打轉,在政府、銀行、國有企業這三者之間進行簡單的循環。然而,貨幣政策要想真正浸潤到微觀主體,尤其是民營企業,我們必須要糾正目前在貨幣政策上的一些‘扭曲’?!眲⒃航忉尫Q。
“扭曲”主要體現在利率上,當國企的中長期貸款利率與民營企業的差距越大,就代表整個貨幣政策的扭曲性越厲害,劉元春進一步解釋稱,“因此,我們會看到國有企業目前的利潤已經很好,一季度同比已經正增長超9%了,但是民營企業基本上是負的,特別是中小企業負得很厲害?!?/p>
三是一定要真正調研清楚居民消費的熱點,劉元春說,“雖然物價水平目前沒有進入到通縮階段,但是當物價的環比和同比下降一定會導致利潤修復受阻,因此,阻止物價水平的下滑的辦法就是擴大內需,逆轉大家的信心。但是,目前還是需要在一些政策點上有新思考,而不是拘泥于傳統的消費政策?!?/p>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季度凈出口對經濟的貢獻值為-0.1%,在凈出口對經濟貢獻減弱及內需恢復偏緩的背景下,中國要如何擴內需,增強內生動力”的問題上,劉元春接受中國財富網專訪時強調了三點,一是一季度的外貿和貿易順差,對整體經濟來說貢獻很大。在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市場需求量增多、技術提升的狀態下,中國出口的紅利還會顯現。
“數據的核算是從經常項目角度考慮,如果單純地把服務貿易等因素剔除,常規所說的商品及貨物貿易對經濟的拉動是很明確的”,劉元春解釋稱。
二是未來隨著技術提升,產品的競爭力也不斷增加。劉元春認為,一些超大市場經濟所產生的規模效應和范圍效應對于生產效率的提升還是非常明顯的,因此中國的競爭力依然存在。
三是亞洲區域經濟體系的構建,導致美國對中國簡單的圍堵難以產生成效?!拔覀儠吹?,一季度我國對美國和歐盟的出口下降很明顯,但是對于亞洲的一些板塊增長會更為明顯。更重要的是,在目前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市場需求低迷的狀態下,中國商品是解決目前這一困局的重要核心力量,因此,中國出口的紅利還會顯現,而不是如傳聞在美國的打壓下我們就會一敗涂地?!?/p>
對此,劉元春認為,這三方面都證明了簡單從貿易沖突的角度來看,未來貿易的變化過于悲觀是不可取的。